数字经济时代,物流企业如何迎接数字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2022-05-2000:00:00

        5月19日下午,由中物联区块链分会联合链上发起的“产业数字经济高端对话”圆满落幕。在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规划》和全国政协召开的“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专题协商会都提出要推进平台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发展的宏观背景下,联想集团全球供应链首席转型官、联晟智达总经理徐赫应邀与六位嘉宾围绕:“数字经济时代,物流企业如何迎接数字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话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图片

 

        本次线上活动由中物联区块链分会执行副会长潘海洪主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中国物流集团信息中心主任郑加齐、中国物资储运集团副总裁李勇昭、宝供物流集团董事长刘武、易流科技股份董事长兼CEO等嘉宾参加对话。

 

        嘉宾们从数字化将给物流行业带来哪些模式和流程的创新、未来物流数字化将呈现怎样的趋势、如何通过加快物流数字化建设,构建现代流通网络,培养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化平台企业和供应链企业等方面进行了分享。

        一、数字经济国家战略的宏观背景下,物流行业将有哪些变化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图片

 

        蔡进:目前,数字经济发展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它的发展速度快,影响深。而作为数字经济发展大国,我们的目标也非常明确,一是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也是产业和数字技术融合;二是赋能传统的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物流领域的转型升级,传统的物流组织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当前的发展,所以要转型升级物流的组织方式;三是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造新的价值。

 

        而对于数字化转型升级,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明确目标,以前我们是发展现代物流,提倡降本增效,但是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只做存量调整来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转型升级,创造新的价值,物流成本才有更低的下降空间,而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保持一致,就是创造新的价值。

 

        2、基于生产组织方式转型升级,所谓的物流数字化,其实就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的物流组织模式的相融合,传统的物流模式边界非常有限,所以我们要通过数字化来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尤其是组织协同,来突破边界。

 

        3、物流赋能产业,产业和物流是相生相伴的,而数字化的推进过程中,就是要通过物流来推进产业和产业之间的融合形成产业链,这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4、数字价值化,从场景来看,真正能够集中形成数字积累的场景。一个是交易市场,另一个就是物流平台,而物流是用实物来计算并形成数字,通过长期的积累,物流的数字价值化可能成为未来的立足点。

        二、物流行业如何看待数字化转型?

图片

 

        郑加齐:物流是一个基础性的行业,从整体来讲,单纯地依靠要素降本的空间在逐渐收窄,所以我们要更多的从产业链延伸服务角度来提升价值,从创造价值当中获取物流的增值收益。而物流和数字化连接点比较多,资源分布比较广,作业环节也比较多,加上目前的个性化需求,为未来物流资源汇聚以后带来增值服务提供了最大的可能。

 

        除了数字化应用场景和数字化应用的引入,人工智能也是未来的一个方向,现在国家提出了发展平台型的物流第三方交付企业,它将汇聚资源,但目前数据的获取是个很大问题,而引入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技术,正好可以解决数据确权的问题。

        三、生产制造企业如何应用数字化物流?

图片

 

        徐赫:在过去的两年,无论是疫情的影响还是行业的缺货,又或者是一些自然灾难,甚至包括运作过程中的一些特例,比如去年苏伊士运河堵塞事件。当发生这些特殊情况的时候,只有依靠一体化的数字平台,企业的决策才能及时充分准确地沟通到相关的参与方,大家才能够及时地采取对应举措。

 

        如果按照以前供应链管理模式,想把信息及时的传递给一层一层的参与方,不仅容易失真,更重要的是过程非常漫长。而现在通过数字化充分地把参与方协同在一起,让大家共同掌握信息,并及时给予反馈。

 

        再通过智能化的管理工具,最终让整个平台和体系能够不断地实现自学习、自适应,直到最后的智能的发展。

 

        数字化的方式,不单纯是为企业节约了成本,更重要的是很好地解决了以前物流场景中纯线下到目前逐渐到线上的过程。

        四、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如何通过物流数字化建设,构建现代流通网络,培养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化平台企业和供应链企业?

        徐赫:整体来看有两点,一个是结合整个国内国际双循环,首先要加强整个国内的大循环,其次是数据的治理,数字化转型是离不开数据,而在整个数据确权的过程中,怎么利用好数据资产,同时保护好数据的隐私,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条很长的道路,在确定目标的同时,也要充分理解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与挑战,建议在可控的风险下积极试错,同时能够跟一些行业头部做好沟通和交流。

 

        郑加齐: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对于物流行业来讲,每家企业在数字经济里都会有一个定位,所以未来大市场统一后,对物流体系来讲应该是一个战略性的机遇,因为它除了本身企业发展使命,它还有一个服务生态的使命。此外,市场的监管,配套措施的完善,肯定也是一个方向,但是需要有一个过程慢慢去完善它。

        五、数字化会给物流行业带来哪些模式和流程的创新,未来的趋势如何?

图片

 

        张景涛:从数字化场景来看,目前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感知类场景,一类是决策类场景,而感知类场景又可以分为硬感知和软感知,硬感知是基于物联网的应用,软感知是基于信息平台,通过SaaS协同系统等技术将业务流程透明化。

 

        决策类场景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机器决策,另一类是人决策,机器决策在物流的封闭式场景中应用的比较多,所以说,在物流领域,这些基于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技术的创新是非常多的。同时,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就是怎么辅助人做出决策,当这类场景被数字化后,它创造的价值和作用是非常大的。

 

        对于未来,从感知视角来看,数字化的深度会越来越深,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场景会使用一些LoT的技术,另一方面是未来数字化我们的颗粒度可能会变得越来越细。

        从商业视角来看,智能化也是一个趋势,数字化后数据的价值要回归商业价值。

        六、数字化给传统物流带来哪些变化,企业该如何推动数字化转型?

图片

 

        刘武:物流发展至今,只是靠物流已经很难为用户提供价值了,所以从供应链角度去帮助客户创造价值,把供应链相关的信息数字化,然后就可以转变为一种数字资产。

 

        虽然数字化需要一定的投入,而且不仅仅是人力、财力、物流的投入,也需要各种政策环境的支持。但是数字化可以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质量,同时随着数据的积累,它可以帮助企业完善供应链,提高计划的准确度。

 

        李勇昭:物流领域的数字化,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化的问题,它首先要让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化的高新技术应用到这个行业,应用到行业之后就会优化组织方式,把物流的上下游关联起来。而目前阶段,就是如何让这套新技术在行业里应用,如果事先没有形成一个标准,那做出来的东西是五花八门的,在衔接上就会存在很多障碍。

 

        虽然大家都在做数字化,但是随着进程的深入,很多企业会被淘汰出去,所以从趋势上来讲,前面可能千军万马都来做数字化,但是到了后面一定会有几位大头胜出。

        七、物流企业如何有效地平衡物流数字化带来的成本增加和效率提升?

图片

 

        李勇昭:虽然企业投入的成本很大,但还是坚定不移地做,第一是利用新技术提高自己的作业效率,同时给我们的客户带来良好的感受,第二是它能带来了很多潜在的收益,比如通过软件系统节省了人力,提高了业务的精准性等等。

 

        此外,通过实践和摸索。让我们对数字化、对信息化、对物联网这些新技术有了深刻的理解,并且形成了技术服务能力,这种技术服务能力可以为内外提供服务。

 

        刘武:首先,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定位,发展目标,发展的理念等情况,不要盲目跟风。其次是看有没有数字化基因,如果没有基因、没有人才、没有信念及经济基础,过程会很难坚持。

 

 

        一句话送给物流行业:

        刘武:数字经济确实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方向,但是不要盲目跟风,但是实现这一个目标是有很多路径和方法。

        郑加齐:祝大家在数字化的道路上,找到目标,找到路径,越走越顺。

        李勇昭:数字化是物流企业的必由之路,中储希望走在前列,为行业做出贡献。

        徐赫:借习总书记的一句话,数字化转型,大家一起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