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韧性智能全球供应链 推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2022-06-2300:00:00
        当前,在多重冲击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重构,跨国企业是如何考量的?近日,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顺利召开。多位跨国公司企业家表示对中国市场抱有充分的信心。

 

图片

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来源:青岛峰会组委会)

       联想集团全球供应链首席转型官、联晟智达总经理徐赫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该峰会。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传统制造业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在讨论一些所谓的产业链迁移或者外迁时,应该把主动决定和被动接受两个层面分开。“随着我国越来越强调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一些价值链分工上相对低端的产业就会迁移”。

 

       根据商务部《报告》,中国制造业供应链配套完善。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形成了一批产品集中生产、专业化协作配套、产业链条成熟的产业集群,这种由高度专业化分工和大规模协作形成的供应链,具有较强的韧性,一旦供应链遭到破坏,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自主修复和恢复。

 

       徐赫说,作为跨国公司,如何统筹全球资源从而满足给客户的交付,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企业问题。“目前中国依然具有最成熟、最先进的技术基础和综合实力。以联想所在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产业链来说,至少在未来可预见的一段时间之内,我们认为中国还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报告》显示,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相当于美、德、日三国之和,在全球占有绝对优势,印度、越南等其他国家在短期内无法超越。另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全球90%的个人计算机、80%的空调、75%的太阳能电池板、70%的手机和63%的鞋子均产自中国。

 

       “这也是为什么今年10月,我们在深圳投资20亿元人民币的工厂,代表最先进智能制造业的基地会投产。明年4月,我们在天津新投资15亿的智能化工厂也会顺利投产,我们对整个局势的判断还是坚定的。”徐赫指出,“联想在全球有35间包含自有制造和原始设备制造商(OEM)的工厂,我们一直强调全球资源、本地交付,我们也希望通过设立高标准,能够让我们打出中国的名片,同时迎接世界的客户”。

 

图片
       谈到哪些因素影响跨国公司布局,徐赫则表示:“我们更关注成熟度,包括人才、体系、政策健全等。所以对于全球供应链布局来说,第一考虑的是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成熟度。”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现在中国发展的主题是高质量,中国下一步会更加重视进口、贸易平衡,会由最大的贸易伙伴变成贸易逆差国,这无疑会给世界创造订单、创造需求、创造增长的动力。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供应链、产业链的稳定畅通有着很大的机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