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智慧工厂到全链智能 联想加速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进程
2022-11-0900:00:00

        11月9日,第八届联想创新科技大会(Tech World 2022)在线上直播举行。在“数智化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分论坛上,来自联想全球产业链的嘉宾,围绕着制造业研、产、供、销、服全链条数智化转型,探寻当前智能制造的最佳实践和方法集合。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集团全球供应链负责人关伟,联晟智达(海南)供应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CEO、联想全球供应链CTO徐赫,联想全球供应链及财务IT方案高级总监林洁,英达视(IndustrialNext) CEO Allen Pan,联想基础设施业务集团大制造行业总经理宋涛,联想数据智能业务交付总监张建伟等嘉宾出席分论坛。

 

        当前,中国智能制造面临着缺乏切合实际的方法、切入点、和最佳实践的困境。作为中国的先进制造业的代表企业,联想提出中国企业的智能制造的核心是聚合全量数据、智能驱动业务变革,通过解决实际的业务问题,实现数字化价值的持续变现,进而完成制造业的智能化、迭代升级。

 

        发挥链主优势 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加速驱动产业变革,制造业的转型成为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当前,疫情及地缘政治正在推动经济格局的重塑,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集团全球供应链负责人关伟在演讲中输出动荡环境下联想的破题之解——依托智能时代、扎根制造、全球布局的供应链核心优势,以高柔性、高敏捷、高效率、优成本的“三高一优”为价值引领,坚持打造富有韧性的供应链和强大的双模式(混合制造模式和全球资源+本地交付发展模式)生产制造能力。

 

图片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集团全球供应链负责人 关伟

 

        据联晟智达(海南)供应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CEO、联想全球供应链CTO徐赫介绍,在供应链端,联想每年生产和交付的设备超过1.5亿部,产生超过10的16次方的决策数据。从2019年到2022年,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就是数智运营阶段。简单说来,就是把传统的供应链从计划、采购、制造、质量和交付由经验驱动变成智慧驱动,由基于人的管理驱动到信息和数字的驱动。

 

        目前,通过人工智能、高级分析、物联网技术、数字孪生、区块链等等技术的应用,联想供应链建立了涵盖中央控制塔、数字化计划、认知型采购、智能制造、智联质量到一系列的端到端的智能化运作,打通了供应链的神经中枢。

 

图片

        联晟智达(海南)供应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CEO 

        联想全球供应链CTO 徐赫

 

        据介绍,联想历时5年,投资50亿人民币打造了供应链端到端数字化体系,进一步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目前,联想构建了智联生态管理模式、智能制造18般武艺和行业智能解决方案体系,通过内生外化助力行业智能化。此外,联想积极发挥“链主”价值优势,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转型升级,共建绿色生态。

 

        依托全链智能提升智能制造柔性与韧性能力

 

        消费端个性化新需求正在对工厂的柔性生产提出新要求,以往同质化、大批量的生产方式不再适应市场的新需求,如何用最小的成本,最快的方式生产出个性化的产品就变的非常的关键。

 

        联想全球IT供应链及财务IT方案高级总监林洁在发言中表示,联想每天要处理数万笔客户个性化订单,生产线每天需要切换 5-10 次,适应 50 多种不同的工艺流程,同时也要求高频次的不同物料补给也要支撑生产线持续稳定的运行。

 

图片

        联想全球供应链及财务IT方案高级总监 林洁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联想围绕着制造能力的柔性与韧性在研、产、供、销、服全链条的各个关键节点全面实现数字化,并打造了联想全链条数字化实践。联想依托CARE应用模型,将从功能转向以客户为中心(C),快速响应商业创新(A),从经验转向数据指导决策(R),通过标准化和自动化降本增效(E)四个方面进行整合,最后实现从硬件向服务及解决方案转型这个总体目标。

 

        在这个应用模型中,对于制造能力提升最为关键的是全链条数字化互联互通。联想通过利用 IOT 的技术将物理与数字流程整合起来,同时将 IT 系统和联想的经营系统无缝链接,实现研发生产、销售、客服、供应链、财务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业务链的数字化整合,并融入多个型典型场景:智能营销、数字工厂、数字孪生、智慧服务、智能服务供应链、智慧运营。

 

        而在全球智慧工厂的柔性建设方面,英达视CEO Allen Pan在主题为“用刚柔并济的超级流水线技术赋能全球智慧工厂建设”的演讲中表示:当下,中国劳动力成本每年以5.5%的比例在快速增长,大规模聚集生产并不是生产升级的唯一方法,制造业也需要颠覆式创新,去全球化效应和供应链争端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全球制造业的重要性也在逐年上升。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制造业占中国国家产出的27%,占美国产出的13%。现在,随着计算技术与应用越来越成熟,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在无人驾驶领域的技术进步,为全球技术的进步创造了先机,可以更好的满足全球消费者定制化和多样化的新需求。

 

图片

        英达视(IndustrialNext) CEO Allen Pan

 

        作为联想旗下的年轻公司,英达视致力于做模块化的产品,提供完全自主、可互换(模块化)和可移动的装配线的产线平台。目前英达视将无人驾驶技术植入智慧工厂建设及产业化方案,借助刚柔并济的生产能力,AI通用技术能力等,从L0-L5依靠基础模块、智能工作站、互动工位(产线)、高柔性模块化产线、产线兼容行业多元化、完整产线无人化为客户提供自主工厂的基础设施搭建。

 

        依托最佳实践经验 内生外化打造业界标杆案例

 

        联想在经过近年来内生外化的实践以后,为制造业输送了颇多具有借鉴意义的案例。据联想数据智能业务交付总监张建伟在主题演讲中介绍,联想在服务某物流领域客户的项目中采取了三端一体的方式。通过前期咨询,帮助客户把相关工作理顺,同时识别出在线边库管理过程中的痛点。

 

        基于整体的方案,针对设备,软硬结合,虚实结合,针对相关仓储设备进行相关升级、进行相关改造。利用WMS(仓库管理系统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以及WCS(仓储设备控制系统Warehouse Control System)等相关的数字化系统,充分的调动起实际生产要素。实际生产要素能够在信息化和数字化的驱动下,更好的形成一个价值闭环,能够更好的提升整体的效率,进而去提升整个线边库的管理和应用效率、降低库存,提升产线的连续生产性。最终帮助客户实现库容能力整体提升了15%以上,线边库的陪同效率大的提升了25%,库存、发货准确率基本都是成倍100%的提升。

 

图片

        联想数据智能业务交付总监 张建伟

 

        同时,国家为了产业链、供应链的加速转型,加大了对高科技制造等新兴科研创新的研发投入。如在新能源制造企业,基于其对数字技术爆发式的增长需求。联想基础设施业务集团大制造行业总经理宋涛介绍,联想曾帮助国内的光伏头部企业,做了基于GPU计算的智能焊接追踪系统,帮助其在工厂侧实现快速高效的工艺的优化。针对风电企业,联想通过AI远程技术平台,实现其远程无人值守和远程运维。在水电、发电装备的制造型企业,联想帮助完成电机设计的仿真,建立了集团级、公司级的容器平台,还帮助客户搭建了端边协同的AI智能检测平台。在新材料领域,联想帮助其研发部门,建立仿真、设计一体化的平台,解决研发人员远程切入系统,便捷的提交研发数据的可能性。

 

图片

        联想基础设施业务集团大制造行业总经理 宋涛

 

        联想已经构建了以数据驱动、智能赋能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全景图,通过实现生产要素层面和业务层面的智能化,帮助制造业实现全局可视、智能决策,进而迈向完全通过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数字化技术对全流程的持续优化。联想正在以最佳实践,开启赋能全产业链智能转型之路,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加速实现数实融合新图景。

 

 

返回顶部